查看原文
其他

警惕!这地一返校大学生核酸检测异常!此地2名复阳人员治愈出院后,再次复阳!

天津人都在看☞ 天津族 2022-10-06

长按数字复制 17032933625打电话应聘,祝你成功!

货车全品牌全车型0首付,咨询电话 17032933625



记者从市疾控中心获悉,9月5日18时至6日18时,我市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报告147例,其中男性82例,女性65例;治愈出院144例,病亡3例。

 

9月5日18时至6日18时,我市无新增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31例(中国籍295例、菲律宾籍10例、美国籍4例、乌克兰籍3例、波兰籍3例、法国籍2例、委内瑞拉籍2例、韩国籍2例、乌兹别克斯坦籍1例、俄罗斯籍1例、哈萨克斯坦籍1例、立陶宛籍1例、日本籍1例、西班牙籍1例、新加坡1例、印度尼西亚籍1例、马来西亚籍1例、突尼斯籍1例),治愈出院293例,在院38例(其中轻型9例,普通型29例)。

 

我市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累计332例(境外输入327例),尚在医学观察11例(均为境外输入)、解除医学观察279例、转为确诊病例42例。

 

经市专家组讨论,第319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符合出院标准,于今日从海河医院出院,转入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

 

第312例无症状感染者、第317例无症状感染者、第318例无症状感染者于9月6日从海河医院出院,转入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

 

截至目前,全市无现存疑似病例,累计排查密切接触者15301人,尚有181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警惕 | 这地一返校大学生核酸检测异常!

 关注疫情防控 

9月6日,西南大学按照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在对返校学生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中,发现1名市外返渝学生检测结果异常。目前,正按国家和本市防控要求进行复核,对相关人员和场所开展排查,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后续情况将及时公布。


北碚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2021年9月6日



天津这个区发布核酸筛查通知!

据微信公众号“天津东丽”消息

东丽区将对中国民航大学外省市返津学生

开展大规模核酸筛查

通知如下:



重要通知
广大居民朋友:
根据天津市防控指挥部要求,为达到早查早控预防性筛查的目的,东丽区将在中国民航大学启动外省市返津学生大规模核酸检测筛查工作。一、筛查时间
2021年9月10日 7:30至19:00二、筛查范围


中国民航大学外省市返津学生。三、筛查地点
中国民航大学南院体育场。


筛查期间,请周边居民朋友们不要恐慌、积极配合,不信谣、不传谣,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


上述筛查范围内的人员,请携带本人身份证或学生证等其它证明身份信息的证件(证件上含身份证号)佩戴口罩按规定时间到学校内的指定采样点采样,确保应检尽检。感谢大家的配合和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


特此通告。
东丽区疫情防控指挥部2021年9月6日


2名复阳人员治愈出院后,再次复阳


据宁夏银川市委宣传部微信公众号9月6日消息,银川“7·27”境外输入疫情两名复阳人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再次复阳。



赵某、赵某某(系父女关系),6月10日两人自南非入境深圳,在深圳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确诊为新冠肺炎,后治愈于7月22日返银。回银川后,两人首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期间全程闭环居家健康监测。


7月27日,对两人进行居家健康监测例行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后转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四人民医院隔离观察,经自治区新冠肺炎诊疗专家组诊断,两人为新冠肺炎治愈复阳人员。


8月15日,两人多次核酸检测阴性后出院,转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间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8月29日隔离期满转为居家健康监测,8月30日、9月2日核酸检测均为阴性,9月5日核酸检测为阳性。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两人闭环管理无外出。


目前,两人再次转至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四人民医院隔离观察。经初步分析研判,两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复阳情况引发疫情传播扩散的风险较低。各项应急处置工作正在推进中。


广州新增1例本土无症状!

9月5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8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广东7例,云南4例,上海2例,四川2例,福建1例,河南1例,广西1例),含5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四川2例,福建1例,河南1例,广东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54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554人,重症病例与前一日持平。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615例(其中重症病例4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确诊病例8468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853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9月5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840例(其中重症病例5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89552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5028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166595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5237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8例,其中境外输入17例,本土1例(在广东广州市);当日转为确诊病例5例(均为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18例(境外输入16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416例(境外输入376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28203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12121例(出院11814例,死亡212例),澳门特别行政区63例(出院61例),台湾地区16019例(出院13751例,死亡837例)。


广东新增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据“健康广东”消息,9月5日0-24时,广东省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广州报告,通过密接排查发现。




记忆 | 天津历史上与疫情的几次交战,你知道多少?


2020年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如今依然在全球肆虐。从爆发疫情之初,天津即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成为全国最早一批启动一级响应的城市。医护人员白医执甲,冲在前线,社区防疫全面覆盖,彻夜不休,全体市民令行禁止,积极响应……截至目前,全市12岁以上人群新冠疫苗接种率超过90%。通过种种有效措施,天津的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有效防控。但,这并不是天津与疫情的第一次交战。

自古瘟疫猛如虎。回望天津建卫以来的600多年历史,明代的276年间天津发生了传染病大流行64次,而清代的266年间发生了74次,可见传染病流行之频繁。特别是在1949年之前,津城曾经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瘟疫流行。


1
1644年,天津记载的最早疫情“探头病”



据史料记载,天津在明末就曾经发生大规模瘟疫:


“崇祯十七年(1644年),人染异病,十丧八九,亲友不敢相吊,俗传为探头病。”


这是史书中,天津建卫以来最早的瘟疫记载。这种被称为“探头病”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清天津卫志中记载——“探头病为一探头即染病而死也”。专家分析,当时的探头病传染性极强,而且应该是一种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当时史料记载,这次瘟疫:人染异病,十丧八九。按照汉语语言习惯,这句话的引申涵义有两个:一种解释是,在发病疫区内,人口十有八九死亡,这个比例并不包括非疫区的人口;另外一种解释就是,十丧八九是指得了此病的人十有八九会死亡。

明代天津城平面图


因年代久远,对探头病等瘟疫的具体防治措施并没有史料记载。一些专家分析,古代人们防疫主要是两种方式,一种是逃亡,即从城市逃到乡村;另外一种方式就是现在仍然采用的隔离措施了。


据了解,隔离措施在中国的出现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在《晋书》记载:“朝臣家有时疫,染疫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疾,百日不得入宫。”到了15世纪,就有规定外来船舶需在海港停留40天,进行检疫。


根据此次“探头病”的史料记载:亲友不能相吊,也就是说,当发现传染病例死亡后,其亲友不能吊丧;如果有人不知道是传染病,还去探望的,回来后一般会被村里百姓隔离,先将此人关到村外寺庙或者空房中,不允许其进村子,然后有人专门送饭。


2
1902年,津城遭遇霍乱流行


1902年夏秋之际,在中国及欧亚一些国家出现的霍乱也流传到天津。


5月,霍乱病人最先在天津的海上门户大沽(今滨海新区塘沽)被发现,到6月1日已经死亡6人。当时的天津,是中国北方的交通枢纽,中外人士杂处、人员稠密且流动频繁,城乡中垃圾、污水遍地皆是,在高温中变质、滋生细菌,加上人们对公共卫生缺乏认识等种种因素,导致霍乱很快由塘沽向天津市区蔓延,随后又向北、西、南三个方向呈扇形扩散。其染病、发病之迅速,令缺乏防护措施和防护意识的人们措手不及,到6月27日,天津因此死亡的人数就达到了620人。

清代天津卫的老照片


在20世纪初的清末,霍乱的流行无异于一场天大的灾难。据当时人记载:


“是年之疫,为津门空前之灾,饮冷水者死,食瓜果者死,食菜蔬者死,食虾蟹者死,医生视疾,诊视未毕,而医者死,抬埋者,棺未及茔,而荷者毙。全津之棺,为之一空,士大夫以藁葬者,颇不乏人。”

当时的《大公报》每日公布患病人数


霍乱疫情爆发后,当时天津的统治机构都统衙门(1900年7月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后,成立的殖民统治机构——暂行管理津郡城厢内外地方事务都统衙门,简称都统衙门,也称天津临时政府)发布了《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关于控制霍乱疫情的决定》。6月初,一批专业的隔离设施相继落成,如在天津城区西南角、东北角和辛庄设有三个长期医疗站。随后,天津的军火买办孙仲英联合本市绅董、善士、富商筹集十万两白银创办的保卫医院正式成立。这所医院相当于今日的火神山医院,属于防止霍乱的应急性公共卫生机构或为防疫而紧急设立的专门性医院,除在院内治病外,还可前往疫患家中上门应诊。

天津都统衙门外景


当时,西医已经随着殖民列强的入侵出现在国内,但中医在疫情中还是发挥了主导作用。传统中医认为,霍乱来自阴阳六气失调。“霍乱”这个词汇,最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出现,意指“挥霍之间,便致缭乱”的急性上吐下泻症状。除了医治受感染的病患,在1902年的公共媒体上,也能够见到传统医学提供的霍乱解决方案。例如该年6月30日,上海《申报》曾刊发题为《急救时疫方》的文章。也有报刊公开发表了《霍乱症的传染性和预防法》等中医诊疗措施介绍,为民众提供防治霍乱的中医建议。

《霍乱症的传染性和预防法》中医诊疗措施介绍


3
1910-1911年,东三省鼠疫传入天津


1910年11月9日,哈尔滨地区突发鼠疫。鼠疫由沙俄西伯利亚传入满洲里,很快延及哈尔滨,危及东北全境,疫情严重,蔓延迅速,市内每天平均死亡50余人,最多一天死亡183人。


疫情爆发初期,并没有封锁交通,鼠疫由黑龙江省西北部经铁路渐次南下,越过山海关,对北京、天津等地也有波及,天津因此次鼠疫死亡111人。


疫情迅速蔓延,但当时的清政府尚无专设的防疫机构,经防疫大臣、外务部右丞施肇基推荐,清政府派时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的伍连德为东三省鼠疫防治总医官,到东北领导防疫工作。

伍连德


抗击东北鼠疫老照片


伍连德治理疫情的主要策略便是隔离,当时的清廷全面封锁了东三省,各铁路全面停运,在交通枢纽处设立一个个驻点,派人构筑隔离防线,并且将火车车厢用作隔离病房,一旦发现感染者,立即将其送至隔离点。


为了防止飞沫传染,伍连德还设计了一种极其简单的双层纱布囊口罩,即用两层纱布,内置一块吸水药棉,戴上它就可以隔离病患,成本费仅需当时国币2分半钱。后来,在沈阳召开的万国鼠疫研究会上,各国一致赞成采用这种口罩。至今,医务人员仍在使用这种口罩,并称之“伍氏口罩”。


伍连德设计的伍氏口罩


哈尔滨鼠疫之后,伍连德又转战长春、沈阳等地,历经两年时间,才将此次鼠疫全部消灭。


在1949年之前,天津屡遭瘟疫侵袭,当时的政府虽然也采取了多方措施,但人民生命还是受到极大威胁,在几次大型瘟疫中,死亡惨重。


1949年天津解放后,党和政府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首位,不仅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在每次遭遇疫情之时,都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取得一次又一次抗疫的胜利。



4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预防麻疹流行


在缺医少药的旧时代,由于没有疫苗,几乎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感染一次麻疹,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麻疹的死亡率甚至高达8-15%。1957年,麻疹曾跃居天津人疾病死因之首。


图片来自《天津通志·卫生志》


如何预测麻疹的流行,及时采取防疫措施,成了当时天津防疫站的主要防疫任务之一。


上世纪50-60年代,时任天津防疫站站长的屈鸿钧,通过整群抽样的方式,把当时西北角街这一条街所有的6个月到7岁的儿童作为观察对象,把发不发生麻疹病例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

解放初期的老西北角


通过他连续几年的观察,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如果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易感人群的比例超过40%,那么就意味着有一场麻疹的大流行将要到来。


有了精准预测,防疫便可有的放矢。每当预测的麻疹大流行即将到来之际,屈鸿钧都会马上写出防治意见报告,上报市领导,时任天津市长的李耕涛便亲自主持召开麻疹防治工作会议,并及时采取注射疫苗等防疫措施,尽最大努力减小人民群众的感染率和发病率,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解放初期,天津市宣传贯彻《传染病防治法》活动,图片来自《天津通志·卫生志》


5
1964年,扑灭副霍乱疫情


六七十岁的老人们,或许还记得,上世纪60年代,天津曾发生一场副霍乱流行,当时俗称“02病”。


那是1964年夏天,第一例“02病”患者出现在天津市南郊区葛沽,随后,小站和其他一些地区也相继有人感染,紧接着,与南郊区接壤的塘沽区出现病患大爆发,西郊区、东郊区也发生局部感染,最后天津市区内的红桥区和河西区也有人被感染!

葛沽老照片

塘沽老照片


副霍乱(即02病)是烈性肠道传染病,疫情发生后,当务之急,是及时发现并收治患者。防疫医疗队随即对包括病患和接触者、粪便管理人员、饮食行业人员等在内的疫区市民进行了大规模的粪便抽查,之后,全市的各区医院、卫生院也纷纷建立肠道门诊,对腹泻患者进行粪便检查和病菌培养,以便及时发现霍乱菌,遏制疫病的流行。


从那以后,每年在夏秋季节对腹泻患者进行粪便检查和病菌培养,成为了一项制度,一直延续至上世纪80年代,这也让采集粪便标本并送检成为当年居民们的共同记忆。

《天津通志·卫生志》中对1964年天津流行副霍乱的记载


由于医疗资源调配迅速、治疗抢救科学,各部门专业投入、协同发力,根据相关资料记载,从1964年到1965年,天津全市副霍乱病人累计800多例,病死率只有1%,市民的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


6
2003年,成功阻击非典疫情


30岁以上的天津人,一定都还记得发生在18年前的那场非典疫情。


2003年4月20日,天津报告了第一例非典型肺炎的确诊病例。防疫刻不容缓!市委、市政府迅速成立了抗击非典领导小组,第二天,就对出现非典病人的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实行了整体隔离。


随后,天津迅速出台《关于密接集中留观若干建议》,发布对空港、火车、公路等旅行者实行健康登记与筛查,限制举行大型聚集活动,进行社区、学校、机关、厂矿群防群控等十条措施。


那段时间,津城大街上人员稀少,人们都听从政府建议,非必要不出门,出门一定佩戴口罩,尽量减少人员聚集;回家后洗手消毒,并注意开窗通风。


非典期间,天津滨江道上戴着口罩的市民

非典期间,一名戴着大口罩的男子在天津街头休息


非典期间,天津高考考场消毒


5月12日,天津“非典”定点医院——海河医院竣工并交付使用,整个工程从决策拍板到交付使用只用了10天,因此也被誉为天津的“小汤山”。

同时,为了取得防治非典的更好效果,天津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中医病区,任命时任天津中医学院院长的张伯礼为总指挥,组建中医医疗队,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救治患者。



张伯礼深入非典一线,开展SARS中医症候的流行病学调查,根据临床经验,编辑了国内第一册10万字的《非典专辑》,印刷数万册,邮寄各地红区。在临床救治中,张伯礼发现,中医药在治疗非典病症中,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缓解病情、改善病人憋气、气短等自觉症状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对患者在撤减激素用量过程中出现的症状变化有明显的减轻作用;在进一步的观察中发现,使用中医药的病人,其肺部 x线片的变化有比较快的向良好方向转归的趋势。

天津的中医团队还提出,一些已上市并广泛应用的中成药对非典也有很好的防治作用,例如藿香正气水、银翘解毒片、清瘟解毒片等,对民众预防非典起到积极作用。


通过非典一疫,张伯礼总结的SARS发病特点和证候特征、病机及治疗方案,均被收入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SARS中医治疗方案》,中医药的治疗效果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肯定和赞扬。


在疾病控制方面,整个抗击非典疫情期间,天津的市级疾控中心以及各区县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全员出动,冒着被传染的风险,共对4760名密切接触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追踪与隔离,其中家庭隔离观察2304人,集中隔离观察456人,住院隔离观察2000人。




左:非典时期,海河医院的医护人员;右:非典时期,海河医院的医护人员从救护车上接下一名SARS病人


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从2003年4月20日报告第一例非典确诊病例,到5月17日报告最后一例确诊病例,天津的整个非典疫情仅持续了27天就被扑灭,成为中国及境外流行区终止非典流行时间最短的地区。



【关注】全国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一览(2021年9月6日)


↓↓↓天津生活服务平台,就看他↓↓↓

觉得有用请点右下角“在看”

拜托各位读完了,

点个“在看”吧!

多点“在看”,你会变好看

多多留言,你会变有钱哟~

由于微信公众号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内容

记得读完点一下“在看”和“”!


“天津族”整理自天津广播、每日新报、今晚报、津工E家、天津日报、津云、天津疾控、健康天津、天津东丽、银川发布、国家卫健委、健康广东、央视新闻、天津记忆、昊摄影、史家之韵、孔夫子旧书网、家在津南、滨海视窗、网络,侵权请告知删除。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HOT

天津人都在看

 最新暴雨预警!天津这些地方今天还有强降雨!事关校外培训、食堂、产业布局......在天津,还有这些...

 三预警连发!天津强降雨,一人不幸遇难!雨、大雨、暴雨都下到哪儿啦?这个周末雨水相伴,下周的天气“主角”是?在天津还有这些事..

 刚刚!天津地铁2号线偷拍下的真实一幕,刷爆了天津人的朋友圈···

 开学的这个福利,你领了吗?免费体验摘眼镜,快来麦迪格!

 紧急寻人!一确诊病例曾乘高铁路过天津!曝光!疫情防控不到位,天津这25家相关单位被通报!知名女星感染新冠!肺部白影、呼吸困难…

点分享点收藏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